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事訴訟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6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有權全程參與的機關是( C )3-37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國家安全機關
2.與其他訴訟參與人相比,當事人特有的訴訟權利是( B )4-43
A.對于專門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權利的行為有控告權
B.對于與自己所承擔的訴訟義務有關的情況享有知情權
C.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D.申請回避權
3.下列陳述中,屬于糾問式訴訟特點的是( D )1-11
A.法官在訴訟中處于消極仲裁者的地位
B.實行不告不理
C.當事人在法庭上的地位和權利平等
D.控訴職能與審判職能不分
4.我國刑事訴訟的目的是( A )2-21
A.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B.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C.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D.實現刑事訴訟的公正價值與效率價值
5.法庭審理過程中,對公訴人的書記員享有回避決定權的主體是( C )7-95
A.審判長 B.人民法院院長
C.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D.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
6.下列刑事案件中,依法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是( C )6-83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B.盜竊罪
C.報復陷害罪 D.偷稅、漏稅罪
7.中國貨輪由韓國釜山港駛往新加坡,行至公海時,韓國公民樸正男酗酒行兇,將中國公民張亮打成重傷,為及時救治被害人,貨輪緊急??可綎|威海港,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后經由上海港駛往新加坡。對于此案享有管轄權的法院是( A )6-86、89
A.威海港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 B.上海港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
C.韓國釜山地方法院 D.新加坡地方法院
8.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 D )8-110
A.受委托人要求的約束 B.受指定人民法院意見的約束
C.受公訴人意見的約束 D.有權獨立發表辯護意見
9.下列證據種類中,屬于人證的是( B )9-133
A.勘驗、檢查筆錄 B.鑒定結論
C.書證 D.視聽資料
10.被害人某甲,在上班途中被一輛汽車撞死。刑事訴訟中對該案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是( D )11-203
A.某甲所在單位 B.人民檢察院
C.某甲的叔叔 D.某甲的配偶
11.被告人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最長應當在被告人被羈押后( B )12-213
A.半個月審結 B.1個月審結
C.1個半月審結 D.2個月審結
1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逮捕的執行機關是( A )10-186
A.公安機關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機關
13.某地發生一起傷害致死案件,公安人員趕到案發現場后,兩名犯罪行為人已經逃跑。公安機關應當( D )13-226
A.在抓獲一名犯罪行為人后立案 B.對犯罪現場進行初步勘驗后立即立案
C.在抓獲兩名犯罪行為人后立案 D.在查清犯罪事實后立案
14.偵查人員在勘驗、檢查過程中( A )14-245
A.可以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主持勘驗
B.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檢查時,可以強制進行
C.對于死因不明的尸體,在死者家屬同意的條件下,可以進行解剖
D.對被害人進行人身檢查時,可以強制進行
15.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是( C )14-254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司法行政機關
16.對于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間諜案件,有權進行偵查的機關是( C )3-38
A.人民檢察院 B.公安機關
C.國家安全機關 D.軍隊保衛部門
17.對本院已生效判決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是( B )20-361
A.作出該判決的合議庭 B.本院院長
C.刑事審判庭 D.上級人民法院
18.對一審法院作出的裁判,有權獨立提出上訴的主體是( B )18-317
A.被害人 B.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C.辯護人 D.自訴人的近親屬
19.剝奪政治權利判決的執行機關是( B )21-378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監獄
20.對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進行核準的審判組織是( A )19-347
A.3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 B.5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
C.3名法官及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 D.5名法官及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職權主義訴訟與當事人主義訴訟的區別主要體現于( ABCDE )1-13
A.法官在庭審中的地位不同
B.證據調查方式不同
C.法官的權力不同
D.法官在庭審前對案件事實的掌握程度不同
E.控辯雙方的對抗程度不同
22.下列人員屬于刑事回避范圍的是( ABCDE )7-93
A.法院院長 B.法院副院長
C.刑事審判庭庭長 D.檢察委員會委員
E.檢察院檢察長
23.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規定是( CDE )10-176
A.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B.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C.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D.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E.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串供
24.專門機關對于被害人提交的控告材料應當( AC )13-227
A.先予接受,經審查后,對不屬于其管轄的,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B.先予接受,經審查后,對不屬于其管轄的,退回被害人
C.先予接受,對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先行采取緊急措施
D.先予接受,并立即立案偵查
E.不予接受,因該案不屬于其管轄
25.法庭調查階段,經審判長允許,也可以對被告人發問的有( ABCE )17-297
A.被害人 B.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C.辯護人 D.公訴人
E.訴訟代理人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刑事訴訟:
答:
刑事訴訟是國家司法機關處理刑事案件的活動,即國家的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和懲罰犯罪分子的活動。1-1
27.刑事管轄:
答:
刑事管轄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方面和人民法院組織系統內部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方面的分工或權限范圍的劃分。6-80
28.送達:
答:
送達是司法機關依一定方式和手續,將訴訟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訴訟活動。12-218
29.立案:
答:
立案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根據事實和法律,決定是否作為一個案件進行偵查或審判的訴訟活動。13-221
30.監外執行:
答:
監外執行是對本應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內執行的罪犯,由于有某種法定的特殊情形,而將其暫時放在監外,由其居住地的公安機關負責執行判處的刑罰的一種執行制度。21-381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31.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既可能執行控訴職能,亦可能執行辯護職能。( √ )4-41
32.職務犯罪偵查過程中,鑒定人的回避,應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 )7-95
33.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原則應以被告人及其家庭財產為限。(× )11-209
34.凡有被害人的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時,應當聽取被害人的意見。(√ )15-265
35.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一律由監獄執行。( × )21-375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8-110
答:
(1)有權根據事實和法律,獨立進行辯護。
(2)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可以查閱案件材料,了解案情。
(3)依法有權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4)依法可以收集有關材料。
(5)在審判階段,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
(6)有參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的權利。
(7)經被告人同意,有提出上訴的權利。
(8)有要求司法機關依法解除強制措施的權利。
(9)有拒絕辯護的權利。
37.刑事證明責任的分配原則。9-147
答:
(1)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執行控訴職能的國家專門機關承擔,即由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等承擔。
(2)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應對控訴承擔證明責任。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如實陳述,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
38.起訴與不起訴的區別。15-268
答:
(1)適用條件不同:提起公訴的條件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不起訴的條件是認為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責
任的情形,或者犯罪情節輕微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可免除刑罰的,以及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2)法律性質和后果不同:提起公訴意味著案件將進入審判階段,被告人是否有罪有待于法院判決;不起訴的決定意味著訴訟程序終結,至此,被不起訴人應當被視為不追究刑事責任或無罪。但根據我國刑訴法的規定,對于證據不足不起訴的,一旦有了新的證據,檢察機關仍可提起公訴。
六、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9.論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由專門機關行使原則。5-51/52
答: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行使的原則,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明確了公、檢、法三機關在行使國家的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方面的職責分工;
1、偵查權是搜集證據,揭露、證實犯罪,查獲犯罪分子和采用強制性措施的權力。有權行使偵查權的除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外,逐有軍隊保衛部門和監獄。當然,它們之間在行使偵查權方面是有明確分工的。
2、檢察權是對法律的執行與遵守進行專門監督的權力。檢察權包括有偵查權。檢察權在刑事訴訟中的表現,主要是批準逮捕,提起公訴,對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的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以及對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等。檢察權只能由人民檢察院行使。
3、審判權是對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的權力。審判權在訴訟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將最終決定被告人的命運和訴訟的結果。審判權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
二、公、檢、法和法律特別規定的機關或部門以外的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
1、公、檢、法和法律特別規定的機關或部門以外的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如果行使就是違法犯罪行為,對于這種行為,任何公民都有權予以抵制、揭發和控告,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
2、實行這一原則的意義: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障法律的統一和正確實施,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及其他合法權益免遭非法侵犯。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0.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17-295、18-321
被告人馬某,因盜竊被檢察機關起訴至人民法院,庭審過程中,經過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及合議庭評議,最后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馬某三年有期徒刑。在判決生效前,被告人馬某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檢察機關亦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二審法院最后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
本案是否存在程序性問題?若有,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答:
(1)在本案中,沒有讓被告人進行最后陳述是錯誤的。開庭審判的過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評議和宣判五個階段。在法庭辯論終
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不可剝奪。
(2)檢察機關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是錯誤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
2010年7月全國自考《刑事訟訴法學:00260》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