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久久-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视频-国产极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看-国产极品精频在线观看

?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真題 > 公共課 > 毛澤東思想、鄧論、三個代表 > 2011年01月全國自考《毛澤東思想、鄧論和三個代表》試題及答案

2011年01月全國自考《毛澤東思想、鄧論和三個代表》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16年05月28日 來源:湖南大學自考辦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37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黨的七大上,首次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B )1-12
  A.馬克思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B )4-73
  A.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什么是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D.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3.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依據是( A)1-25
  A.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基本國情
  B.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 
  C.構建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
  D.我國已經總體上實現小康
  4.1992年,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其主要針對的是(D )2-35
  A.把蘇聯經驗神圣化
  B.“兩個凡是”
  C.資產階級自由化
  D.姓“資”姓“社”問題
  5.阻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A )3-46
  A.帝國主義的侵略 
  B.封建制度的落后
  C.人民政治上不自由 
  D.資本主義經濟不發達
  6.中國革命統一戰線最根本的問題是( C)3-55
  A.革命綱領問題
  B.政策策略問題
  C.領導權問題
  D.同盟軍問題
  7.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逐步實現( A)3-63
  A.社會主義工業化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8.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 (A )4-78
  A.實現共同富裕
  B.實現按勞分配
  C.發展生產力
  D.消滅剝削
  9.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C )4-88
  A.投入
  B.資源 
  C.人才 
  D.設備
  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B )5-93
  A.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須經歷的階段
  B.我國在生產力落后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經歷的階段
  C.從新民主主我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
  D.從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所經歷的階段
  11.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辯證統一于(D ) 5-106
  A.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B.全面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過程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D.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全部歷史過程
  12.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概念和內涵的是( D)6-109
  A.馬克思
  B.列寧 
  C.斯大林 
  D.毛澤東
  13.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其中穩定的是(C )6-115
  A.目的 
  B.動力
  C.條件
  D.基礎
  14.黨的十七大提出實現(D )7-131
  A.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B.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C.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15.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根本問題始終是(A )7-138
  A.“三農”問題
  B.教育和科技問題
  C.第三產業的發展問題
  D.工業化問題
  16.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8-147
  A.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長期共同發展
  C.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D.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并存
  1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調節作用的是( C)8-159
  A.政府 
  B.企業
  C.市場
  D.消費者
  18.我國的國體是(B )9-173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
  C.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9.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內容是(D )9-182
  A.實行民主理財 
  B.加強作風建設
  C.擴大基層權利 
  D.實行村民自治
  20.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B)10-209
  A.社會公德 
  B.為人民服務
  C.職業道德 
  D.集體主義
  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A )10-202
  A.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B.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 
  D.社會主義榮辱觀
  2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 B)11-223
  A.科學發展
  B.以人為本
  C.改革開放 
  D.民主法治
  23.臺灣問題是( D)12-229
  A.中日甲午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 
  B.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
  C.殖民主義侵略中國遺留下來的問題
  D.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
  24.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這是由于(D )13-256
  A.爭霸與戰爭仍為當代的主流
  B.民族、宗教、領土等引起的爭端此起彼伏
  C.人口增長失控,資源破壞,環境惡化
  D.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25.20世紀50年代初,由中國和有關國家共同倡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是(B )13-252
  A.不結盟運動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D.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26.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前提和基礎是(C )14-267
  A.民族發展
  B.民族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獨立
  27.加強黨的建立,放在首位的應當是( A)14-280
  A.思想建設
  B.組織建設 
  C.作風建設 
  D.制度建設
  28.深圳經濟特區正式建立是在( B )
  A.1978年
  B.1980年
  C.1987年 
  D.1992年
  29.截至2010年7月,我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是 (C )
  A.歐盟 
  B.美國 
  C.東盟 
  D.非洲
  30.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A )
  A.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
  B.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主線
  C.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為主線 
  D.提高信息化水平為主線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中國共產黨必須(ABC )1-23
  A.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B.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始終代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潮流
3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ABD )3-52
  A.沒收封建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 
  B.沒收官僚買辦資本歸新民主主要義國家所有
  C.沒收民族資本歸勞動者集體所有
  D.保護民族工商業
33.在反復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問題時,鄧小平提出的社會主義的兩大原則是 ( AB)4-75
  A.發展生產 
  B.共同致富
  C.公平正義 
  D.協調發展
34.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因為改革(ACD )6-112
  A.也是解放生產力 
  B.也是政治革命
  C.是對原有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D.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
35.在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ACD )7-143
  A.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 
  B.擴大內需,長期實施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C.合理利用資源,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
  D.加強污染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3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有制經濟包括(ABD )8-149
  A.國有經濟 
  B.集體經濟
  C.股份制經濟 
  D.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7.先進文化是指 (ABCD )10-195
  A.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文化 
  B.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文化
  C.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 
  D.反映時代進步潮流的文化
38.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民主法治是指(ACD )11-219
  A.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 
  B.全體人民平等友愛
  C.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 
  D.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39.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ABCD )13-247
  A.生產的全球化
  B.交換的全球化
  C.分配的全球化 
  D.消費的全球化 
40.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其中包括(ACD )
  A.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B.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
  C.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D.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30/31
答:
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做到:
第一,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第二,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第四,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42.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對的歷史任務是什么?3-47
答:
近代中國人民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43.為什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5-103
答:
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其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了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有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社會生產的落后狀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其三,只有搞好經濟建設,才能逐步建立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從而才能充分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44.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哪些特征?7-137
答:
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相對于傳統工業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同信息化等現代高科技發展緊密結合。
(2)注重經濟發展 同資源環境相協調。
(3)堅持城鄉協調發展。
(4)實現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
 
45.簡述中國實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應堅持的基本原則?13-255/256
答:
第一,堅持獨立自主地處理一切國際事務的原則。
第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第三,堅持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的原則。
第四,堅持愛國主義與履行國際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作用和意義。8-169/170
答:
(1)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體系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 保證勞動力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第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第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節經濟的運行。
(2)當前在我國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它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是順利推進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條件。
 
47. 論述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9-192(擴充)
答:
依法治國對于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深遠的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011年01月全國自考《毛澤東思想、鄧論和三個代表》試題及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