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370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態度,稱為( B )
A.理想 B.信念 C.世界觀 D.價值觀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有著內在的關系,它們是( A )
A.階段性理想與最終理想的關系
B.少數人的理想與多數人的理想的關系
C.生活領域的理想與職業領域的理想的關系
|D.社會領域的理想與道德領域的理想的關系
3.當發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時,不加分析地全盤認同當下的現實,而對理想失去信心和熱情,說什么“告別理想”、“躲避崇高”。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屬于( B )
A.以理想來否定現實 B.以現實來否定理想
C.以主觀來否定客觀 D.以過去來否定現在
4.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任務,這一任務反映到愛國主義的內容上,就是特定時代條件下愛國主義的主題。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D )
A.維護世界和平 B.救亡圖存,抵御外侮
C.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D.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團結統一 B.愛好和平 C.愛國主義 D.國際主義
6.從馬克思提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到列寧提出的“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再到毛澤東精辟概括的“為人民服務”,都是建立在( C )
A.個人史觀基礎之上的 B.英雄史觀基礎之上的
C.唯物史觀基礎之上的 D.唯心史觀基礎之上的
7.人們通過生活實踐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稱為( C )7 h' Q. X& r8 P# p
A.人生觀 B.人生目的 C.人生態度 D.人生價值
8.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稱為( A )
A.自我價值 B.社會價值 C.經濟價值 D.文化價值
9.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豐富源泉。古代先賢主張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禮之用,和為貴”等,可以概括為( A )
A.樂群貴和,強調人際和諧 B.勤勞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務實,敬重誠實守信 D.愛國奉獻,以天下為己任
|10.道德建設的核心,體現并決定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A )
A.以德治國 B.黨的領導 C.集體主義 D.為人民服務
1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下列關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為了個人利益可以犧牲集體利益 B.重視個人的正當利益和自覺創造精神
C.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不會發生矛盾 D.集體主義是對個人的壓制和對個性的束縛
12.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 C )
A.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B.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C.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D.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
13.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都應該表里如一、恪守諾言、講求信譽、遵守職業紀律。這是職業道德中( A )
A.誠實守信的要求 B.愛崗敬業的要求
C.辦事公道的要求 D.服務群眾的要求
14.盧梭說:“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是由于我們認為那個人具有我們所尊重的品質。”這句話告訴我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要注重對方的( A )
A.內在美 B.外表美 C.經濟實力 D.家庭狀況
15.家庭美德是調節人們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關系和行為的道德準則。下列關于家庭美德的論述,錯誤的是( B )
A.家庭美德建設能增進人生幸福, B.家庭美德建設是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根基
C.家庭美德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 D.家庭美德是社會公共生活中所應遵循的最基本的行動準則
16.我國古代有很多修身養性的好方法,如省察克治、慎獨自律等。古人講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體現了( A )
A.知行統一的要求 B.積善成德的要求 C.擇善而從的要求 D.學思明理的要求
17.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 A )
A.依法治國 B.改革創新 C.公平正義 D.與時俱進
18.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 B )
A.黨的領導 B.以德治國 C.政治協商 D.人民當家作主
l9.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是( D )
A.道德規范 B.法律規范 C.紀律規范 D.宗教規范
20.法的規范作用可以分為多個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B )
A.法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和方向 B.法是一種評判、衡量他人行為合法性的標準
C.法通過實施對準備采取同類行為的人發生積極影響 D.法可以使人們對外部主體的某種行為進行預先分析和預測
21.下列有關法律規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法律規范包括規范性文件 B.法律規范與非規范性文件不同,具有普遍性
C.法律規范與法律條文的內涵及外在表現形式完全相同
D.法律規范與其他社會規范在設定人們行為的范圍和程度上完全相同
22.程序法是規定保障權利和義務實現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下列屬于程序法的是( D )'
A.《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23.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
A.憲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經濟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 D )
A.中央軍事委員會 B.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25.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重要組織形式是( C )
A.民主黨派懇談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D.民主黨派代表列席共產黨代表大會
26.民事活動中的當事人在確立雙方權利義務時應兼顧各方的利益。這是我國民法基本原則中( C )
A.平等原則的體現 B.自愿原則的體現
C.公平原則的體現 D.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
27.行政行為有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之分。下列屬于抽象行政行為的是( D ), W1 ?1 r% p& O+ H4 N* ?
A.行政處罰 B.行政許可 C.行政征收 D.行政立法
28.某餐館經各方舉報,被衛生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以出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為由處以罰款,該餐館對此不服,欲提起行政訴訟。該訴訟中的被告應是( C )
A.舉報者 B.消費者協會 C.衛生行政機關 D.具體的衛生執法人員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 C )
A.公安機關審查決定 B.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C.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D.司法行政機關審查決定
30.“四有”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下列關于“四有”基本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 B )
A.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有文化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C.有理想、有覺悟、有道德、有紀律 D.有道德、有紀律、有信念、有目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 ABCD )
A.社會主義榮辱觀 B.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D.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32.現代意義上的“祖國”的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廣,至少包含自然、社會和政治三個要素。因此,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必然包括(ACD)
A.熱愛人民 B.熱愛物質生活 C.熱愛故土山河 D.熱愛自己的國家
33.中華民族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其內容主要包括( AB )
A.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B.抵御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
C.開發祖國山河,創造中華文明 D.心系民生苦樂,推動歷史進步
34.在社會生活中,人生實踐體現出兩種價值:一種是人生的社會價值,一種是人生的自我價值。下列關于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有(BD )
A.不創造社會價值就無從實現自我價值 B.人生的自我價值必須通過社會價值表現出來
C.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大小取決于其自我價值實現的程度 D.社會價值的創造過程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過程是統一的
35.為了使個人的交往行為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在交往中應當遵循( BCD )
A.互利原則 B.誠信原則 C.寬容原則 D.平等原則
36.公共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下列關于公共生活的論述中,正確的有( ABC )
A.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的場所和領域極為廣闊 B.公共生活通常以家庭內部活動為主要領域
C.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D.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對象之間的社會聯系相對單一
37.證據意識是法律思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保存和收集證據時(ABD )
A.不能捕風捉影、主觀臆斷 B.不能采取暴力等非法手段
C.只能保存、收集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 D.只能保存、收集與案件事實有實質性聯系的證據
38.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反映的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這種意志是( ABD )
A.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 B.從各個階級、階層和群體中自發形成的
C.人民中各個階級、階層和群體意志的簡單相加 D.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一定方式和渠道集中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形成的
3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說明( ABCD )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 B.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C.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
D.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各項義務
40.我國民事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 ACD )
A.法院 B.檢察院C.當事人 D.訴訟代理人.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當代青年如何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答案:首先: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
其次:需要廣泛深入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真學習和了解祖國的歷史區分精華和糟粕。要勇于獻身于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獻身于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
最后: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來指引人生方向。積極參與政治思想學習,關注國內外時事動態,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業務能力,認真參與工作,做到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42.當代大學生為什么要用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答案: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前進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是社會變革與發展的決定力量。因此,為人民服務,也正是為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規律的選擇。
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和完善的內在動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這客觀上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必須在為人民服務中才能滿足自身需要,使自身全面發展。
3)、實現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只有解放全人類,最終才能解放自己,走向自由。
4)、堅持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 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要求我們,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立身處世;以人民的利益為言行的宗旨;以對人民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養成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尊重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等等。
~所以當代大學生用要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為什么要提出和倡導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答案:道德規范的形成,是我們黨對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 道德體系的最新認識成果,標志著我國公民的道德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既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包含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傳統,又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44.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答案: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一是必須反映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二是必須反映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三是必須反映和堅持黨的領 導。四是必須反映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五是必須反映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原則要求。六是必須反映和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45.簡述法律適用的概念的特點。
答案:廣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運用法律的一般規定來解決具體問題的活動包括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
狹義的法律適用專指司法活動是國家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運用法律的一般規定處理具體案件的專門活動
特點:(1)法律適用的主體主要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包括國家授權的單位;(2)必須在法定的權限以內依法行使國家權力; (3)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認真履行法定手續;(4)在自己職權范圍之內按法定程序適用法律規范時,其他國家機關和公民不得干涉和妨礙。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聯系實際論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答案:答:(1)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態度。
(2)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聯系的,它們是同一種人類精神現象即信仰現象的兩個側面。任何信仰都包含著信念和理想兩個基本方面,它們分別是這一信仰的基本信條和這些信條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
(3)理想信念對于人生至關重要,在人生實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向導,能夠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義,向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它一旦確立,就可以使人精神振奮,在復雜的人生境遇中透過迷霧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進的方向。它是人生的精神動力,能夠給人生一種推進的力量,為人生實踐提供動力和毅力。一個人確立了自覺的理想和信念,就會立場堅定,方向明確,意志堅強,熱情高漲,精力旺盛。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使人不為巨大的困難所壓倒,能在困難和逆境中振作起來,戰勝艱難險阻。
2010年10月全國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及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