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經濟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262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管理經濟學的性質是( b )
A.一門研究企業一般規律的理論科學
B.一門研究企業決策實踐的應用科學
C.以企業追求最大利潤為假設
D.其經濟分析方法和原理與經濟學截然不同
2.經濟利潤是指( a )
A.銷售收入減去機會成本 B.銷售收入減去會計利潤
C.企業總收入減去會計利潤 D.企業總收入減去會計成本
3.一種產品價格的大幅度減少,導致另一種產品銷售量的提高,這兩種產品屬于( b )
A.低檔品 B.互補品
C.替代品 D.獨立品
4.下列變化中,哪種變化不會導致需求曲線的位移?( b )
A.人們的偏好和愛好 B.產品的價格
C.消費者的收入 D.相關產品的價格
5.如果某產品需求曲線是一條垂直的直線,則該需求曲線上每一點的價格彈性( c )
A.都等于1 B.都大于1
C.都等于0 D.不等
6.如果邊際收入大于邊際成本,那么減少產量就會使( a )
A.總利潤減少 B.總利潤增加
C.對利潤無影響 D.單位利潤減少
7.在生產決策分析中,短期是指( c )
A.在這段時間里,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固定的
B.在這段時間里,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變的
C.在這段時間里,至少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
D.這段時間的長度一般小于5年
8.不受決策影響的非相關成本,稱為( d )
A.機會成本 B.社會成本
C.增量成本 D.沉沒成本
9.假定生產一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為1 600元,變動成本為5元/件,為使盈虧分界點產量為100件,應如何定價?( b )
A.80元 B.2l元
C.16元 D.11元
10.一個在壟斷競爭市場上的企業在短期內能獲得經濟利潤但長期不能,原因是( d )
A.規模報酬遞減 B.廣告費用增加
C.政府增加稅收 D.新的企業加入
11.以下列哪一個為基礎的定價不屬于企業定價的一般方法?( d )
A.成本 B.需求
C.競爭 D.質量
12.如果在評價一個投資方案時,資金成本分別按5%,10%和15%計算,可以得出凈現值分別為正值、0和負值,這個投資方案的內部回報率應該是( d )
A.小于5% B.大于15%
C.等于0 D.等于10%
13.屬于縱向兼并的并購是( c )
A.并購在同一產品市場上競爭的其他企業
B.并購在不同產品市場上競爭的企業
C.并購原材料的供應者
D.B和C都對
14.有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其決策條件是( c )
A.決策的可能結果只有一個
B.決策的可能結果有多個
C.決策的可能結果有多個,且每種結果的發生概率為已知
D.決策的可能結果有多個,但不知道每種結果發生的概率
15.風險補償率是( a )
A.加在無風險的貼現率上,以便在決策中把風險考慮進去
B.只供風險決策者決策時用
C.要從無風險貼現率減去,以便在決策中考慮風險
D.B和C都對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機會成本 是指資源用于次好用途時所能獲得的價值。
17.需求曲線 是假定在除價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反映需求量與價格之間關系,或QD=f(p)
18.邊際技術替代率
在維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個單位的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
19.非價格競爭
是指在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中,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不是通過價格進行,而是通過非價格因素進行。主要手段是產品差異化和做廣告。非價格競爭集中到一點是改善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看法。
20.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 決策會有多個結果,但這些結果的概率都無法知道。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1.市場價格機制在某些領域和條件下可能“失靈”的原因有哪些?
①壟斷因素的存在,影響了價格調節經濟的能力。
②外溢效益的存在,使社會資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價格機制對它們的生產和消費不起調節用。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結果導致錯誤的購買政策。
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22.投入要素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內容和前提是什么?
如果技術不變,生產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變,增加某一個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會使邊際產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點后,再增加投入量就會使邊際產量遞減。這個規律適用于一切行業。注意兩點:其他生產要素固定不變,技術水平不變,為其前提。
23.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完全競爭市場是一種純理論的模式。
①買者和賣者很多;
②產品是同質的;
③生產者出入這個行業是自由的;
④企業和顧客對于市場的信息是很靈通的。
24.評價互相排斥的投資方案時,為什么使用凈現值法比使用內部回報率法更好?
(1)內部回報率法是假設每年的凈現金效益是按內部回報率來帖現的,而凈現值法假設按資金成本來貼現
(2)凈現值法比內部回報率法計算簡便
(3)凈現值法更便于考慮風險。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寫出下列每小題的計算過程,否則只給結果分。
25.某管理經濟學教科書的需求方程為Q=20 000-300P,該書起初的價格為30元。
(1)計算P=30元時的點價格彈性;(保留兩位小數)
(2)如果目標是增加銷售收入,企業應提價還是降價?為什么?
26.某企業的生產函數為:Q=30L-0.5L2。式中,L為勞動力數,Q為每小時產量。
(1)試求勞動力的邊際產量函數;
(2)如果工資率為每小時30元,產品的邊際收入為24元,該企業應雇傭多少工人?
27.某公司制造電風扇,現有生產能力為300 000臺,預計來年在國內可銷售250 000臺(國內售價為每臺50元),但也有國外廠商向它訂購100 000臺(國外價為每臺40元),假定電風扇單位變動成本為33元,如承接國外訂貨,還必須承接整個100 000臺,不然就完全不承接。請問公司要不要承接這批國外訂貨?
28.永樂公司是一家壟斷企業,下設兩家工廠,分別建在不同的地點,但生產同樣的產品。公司的需求方程為:P=600-2Q,式中Q=Q1+Q2,Q1和Q2分別是兩家工廠的數量。兩家工廠的成本方程分別為:TC1=30+2Q21,TC2=25+Q22
(1)求公司的邊際收入方程;
(2)求利潤最大化的Q1和Q2。
29.請根據三家公司的下列信息確定每家公司的債務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
題29表
公司 稅率
(%) 企業債券利率
(%) 普通股價格
(美元) 預計下年股利
(美元) 股利增長率
(%)
A 36 8.9 21 0.60 10
B 30 7.9 44 0.92 14
C 36 8.5 33 1.98 5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分析降低風險的主要途徑,并結合實例予以解釋。
回避風險:有兩種方法:替代和取消。
減少風險
承擔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可以用自我保險的方法把風險接受下來。
就是指公司每月存放一筆錢作為專門的基金供將來萬一下屬的某個工廠或車間失火、失竊或發生其
他事故時低償損失之用。
分散風險:投資者一般通過擁有多種證券實行多樣化經營的方法來分散和降低自己的風險。
轉移風險 套頭交易:是指通過期貨的買、賣,把將來因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可能引起的損失(或利益)轉移給別人。
分包:即把一項風險較大的業務活動,分包給別人,從而把風險轉給別人。
購買保險等:參加保險是常用的一種轉移風險的方法。
31.分析差別定價需要的條件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
2011年4月全國自考《管理經濟學:0262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