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稅法》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3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統一稅法制度建立的稅收法規是( A )1-57
A.《全國稅政實施要則》 B.《商品流通稅試行辦法》
C.《工商統一稅條例(草案)》 D.《工商稅條例(草案)》
2.在稅法構成要素中,直接關系國家財政收入多少和納稅人負擔輕重的要素是( B )1-27
A.征稅客體 B.稅率
C.納稅期限 D.納稅環節
3.根據稅法所規定的征稅客體性質分類,屬于行為稅的是( B )7-273
A.增值稅 B.印花稅
C.契稅 D.遺產稅
4.根據我國關稅法律制度規定,有權對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適用的國家和地區名單作出決定的機構是( D )7-256
A.國家稅務總局 B.財政部
C.海關總署 D.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5.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不屬于稅務機關權利的是( A )8-(教材沒有標準答案)
A.稅收法律制定權 B.稅務檢查權
C.稅款征收權 D.稅務稽查權
6.屬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稅種是( B )2-84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企業所得稅
7.屬于增值稅征收的事項是( B )3-102
A.某公司出售辦公大樓 B.某電力公司銷售電力
C.某公司轉讓土地使用權 D.某農民銷售自產農產品
8.屬于我國目前應征收消費稅的商品是( A )4-144
A.高檔手表 B.高檔數碼相機
C.等離子電視機 D.價值1.5萬元以上的筆記本電腦
9.不適用增值稅13%低稅率征稅的貨物是( D )3-109
A.糧食復制品 B.食用植物油
C.電子出版物 D.天然原油
10.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規定,視同銷售行為應當征收增值稅的事項是( C )3-103
A.將購買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 B.將購買的貨物委托外單位加工
C.將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D.將購買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
11.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規定,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事項是( A )3-116
A.進口材料取得海關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B.購進輔助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C.購買低值易耗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D.春節為職工購買糕點等年貨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12.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規定,屬于增值稅混合銷售行為的是( C )3-104
A.中國移動通信公司銷售IP電話卡,同時銷售配套電話機
B.建材商店銷售建材,并提供裝修裝飾服務
C.熱水器廠銷售熱水器的同時提供運輸勞務
D.電腦公司銷售電腦,又提供維修保養服務
13.我國現行適用比例稅率征收消費稅的商品中,稅率最高的是( A )4-142
A.卷煙 B.金銀首飾
C.游艇 D.小汽車
14.我國目前采用定額稅率征收消費稅的商品是( D )4-144
A.糧食白酒 B.薯類白酒
C.成套化妝品 D.成品油
15.目前,我國適用滑動稅率征收關稅的商品是( D )7-253
A.進口石油 B.進口汽車
C.進口圖書 D.進口新聞紙
16.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規定,發生混合銷售行為,視為提供應稅勞務,應繳納營業稅的主體是( C )4-154
A.大型企業
B.一切企業、單位及個人
C.非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單位及個人
D.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單位及個人
17.根據現行營業稅法律制度規定,屬于營業稅納稅人的是( A )4-155
A.轉讓專利權的科研機構 B.從事汽車維修的公司
C.受托進行金銀加工的加工廠 D.銷售貨物并負責運輸貨物的公司
18.納稅人承包的工程跨省的,其營業稅的納稅地點為( B )4-166
A.納稅人居住地 B.納稅人機構所在地
C.納稅人承包合同簽訂地 D.納稅人建筑勞務發生地
19.根據營業稅法律制度規定,免于征收營業稅的事項是( C )4-162
A.殘疾人出租房屋 B.某房產公司贈送住宅給奧運冠軍
C.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 D.紀念館出租部分房屋從事經營活動
20.關于關稅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7-(教材沒有標準答案)
A.對進出關境或國境的貨物和物品才征稅
B.由海關總署及其領導下的各地方口岸海關負責征收
C.進口或出口非貿易性的物品均須繳納關稅
D.征收進口關稅后的貨物,可在關境內流通,不再征收關稅
21.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除了責令限期繳納稅款外,還應按日加收滯納金。滯納金為滯納稅款的( D )8-350
A.千分之二 B.千分之五
C.萬分之二 D.萬分之五
22.下列我國現行稅收法律法規中最早頒布實施的是( B )5-176
A.《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B.《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D.《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3.我國企業所得稅納稅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在稅前扣除的項目是( A )6-220
A.納稅人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 B.違法經營的罰款
C.稅收滯納金 D.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24.我國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虧損彌補期限是( C )6-225
A.最長不超過2年 B.最長不超過3年
C.最長不超過5年 D.最長不超過10年
25.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準予在稅前扣除的標準是,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的( D )6-221
A.3% B.8%
C.10% D.12%
2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倡導的防止資本弱化避稅的兩種方法是( A )6-244
A.正常交易法和固定比率法
B.成本核算法和固定比率法
C.市場價格法和固定比率法
D.成本核算法和正常交易法
27.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其標準是( D )5-181
A.境內工作時間 B.取得收入的工作地
C.是否是中國公民 D.境內有無住所和境內居住時間
28.周某2008年12月向某自然博物館捐款2萬元,在計算其應納個人所得稅時,對該捐贈款的稅務處理是( D )5-191
A.在稅前不允許扣除該款項
B.可以在稅前全額扣除
C.可以在稅前扣除,但不得超過其應納稅所得額的3%
D.可以在稅前扣除,但不得超過其應納稅所得額的30%
29.房產稅的納稅人不包括( C )7-288
A.房產所有權人 B.房產承典人
C.房產承租人 D.房產代管人
30.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其契稅的計稅依據是( B )7-275
A.土地的市場價格 B.土地的成交價格
C.土地的評估價格 D.國土局確定的價格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納稅主體包括( AC )1-24
A.納稅人 B.負稅人
C.扣繳義務人 D.納稅擔保人
E.納稅代理人
32.我國海關除了征收關稅外,還代征( AB )1-23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資源稅
E.城市維護建設稅
33.我國稅收強制執行措施的實施對象是( ADE )8-337
A.納稅人 B.負稅人
C.納稅代理人 D.扣繳義務人
E.納稅擔保人
34.稅務代理的基本特征有( ABCE )8-352
A.主體資格的特定性 B.法律約束性
C.有償服務性 D.雙方關系的不對等性
E.稅收法律責任的不可轉嫁性
35.我國對發票的管理,主要涉及( ABCDE )8-323
A.對發票印制的管理 B.對發票領購的管理
C.對發票開具的管理 D.對發票保管的管理
E.對發票的檢查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6.稅率1-27
答:
稅率,是指稅法規定的每一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與課稅客體數額之間的數量關系或比率。
37.營業稅4-135
答:
營業稅,或稱銷售稅,是以納稅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營業額(銷售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38.消費型增值稅3-94
答:
消費型增值稅,允許將納稅期內當期購進的固定資產價值從當期的銷售額中一次性全部扣除。
39.稅務檢查8-341
答:
稅務檢查是指稅務機關以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等為依據,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情況進行的審查監督活動的過程。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40.稅收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征?2-73
答:
稅收法律關系,是指由稅法確認和保護的在征稅主體與納稅人之間基于稅法事實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稅收法律關系作為一種法律關系,具有與一般法律關系所共有的本質屬性。同時,由于稅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門,稅收關系也不同于其他經濟關系,因而稅收法律關系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稅收法律關系是由稅法確認和保護的社會關系;
(2)稅收法律關系是基于稅法事實而產生的法律關系;
(3)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方始終是代表國家行使稅權的稅收機關;
(4)稅收法律關系中的財產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向國家轉移的無償性。
41.我國哪些權利、許可證照應當征收印花稅?7-284
答:
應當征收印花稅的權利、許可證照包括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42.簡述個人所得課稅的基本模式。5-172
答:
世界各國對個人所得課稅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即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或稱混合所得稅制)。
(1)分類所得稅制,是指這樣一種所得課稅模式,即在這種稅制下,歸屬于一個納稅入的各類所得或各部分所得,每一類都要按照單獨的稅率納稅。
(2)綜合所得稅制,是指這樣一種所得課稅模式,即在這種制度下,歸屬于同一納稅人的各種所得,不管其所得來源何處,都作為一個所得總體來看待,并按一個(套)稅率公式計算納稅。
(3)混合所得稅制,即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是分類所得稅制與綜合所得稅制的重疊使用,是指對同種所得按照分類所得稅制模式征稅后,再采用綜合所得稅制的模式征稅。
43.簡述稅務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8-381
答:
稅收行政賠償又稱稅務行政賠償,是指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由致害的稅務機關作為賠償義務機關代表國家予以賠償的一項法律救濟制度,屬于國家賠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稅收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稅務行政賠償的侵權主體是行使國家稅收征收和管理權的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2)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違法;
(3)存在損害事實,且所損害的必須是稅收相對人合法的財產權和人身權;
(4)稅務行政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五、論述題(本大題12分)
44.如何理解稅法解釋的實質課稅原則?1-42
答:
(1)實質課稅原則是指在稅法解釋過程中,對于一項稅法規范是否應適用于某一特定情況,除考慮該情況是否符合稅法規定的課稅要素外,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尤其要結合經濟目的和經濟生活的實質,來判斷該種情況是否符合稅法所規定的課稅要素,以決定是否征稅。
(2)實質課稅原則主要足在經濟生活多樣化,交易手段復條化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公平、合理、有效地進行稅收征收而提出的一項解釋原則。進行稅法解釋時,應深入分析特定交易或安排的經濟實質,如果征稅對象僅在名義上歸屬于某主體而在事實上實質歸屬于其他主體時,則應以實質歸屬人為納稅人。
(3)實質課稅原則可以防止對稅法的固定的、形式上的理解而給量能課稅造成的損害,以利于稅法公平的實現。稅收法定主義是形式理性,實質課稅原則是實質理性。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某啤酒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某納稅期內發生下列業務:
(1)從某糧食經營部門(一般納稅人)購進大麥一批,價值150萬元(不含稅),依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2)購進其他用于應稅項目的原料,價值20萬元(不含稅),依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3)向一般納稅人銷售啤酒,價值15萬元(不含稅),貨款已收;
(4)向某展覽會贊助價值3 200元(不含稅)啤酒。
問題:根據以上資料,說明該廠上述業務稅務處理的法律依據,并列出該廠本期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式。3-107~117
答: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啤酒給一般納稅人:銷售額×稅率=15×17%=2.55萬元
贊助啤酒,視同銷售行為,征收增值稅:銷項稅額=3200元
進項稅額=150×13%+20×17%=22.9萬元
根據增值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2.55+0.32-22.9=-20.03萬元。
則該企業本月應納增值稅為0,且進項稅額抵扣本月銷項稅額后的余額,可用于下月抵扣銷項稅額。
46.作家吳某,自由職業者,同時自己開了一家書店,取得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吳某2008年收入如下:
(1)被某電視臺“五一”文藝晚會組聘為顧問,取得顧問費4 000元;
(2)在某高校中文系兼課,每月兩次,每次課酬400元;
(3)出版個人作品集,取得收入20 000元;
(4)書店全年銷售額90 000元,扣除進貨成本、稅金、費用后,純收入30 000元。
問題:吳某的上述收入,依據我國現行稅法規定,應如何納稅?請說明理由,并列出計算式。5-185~188
附:
題46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1 |
不超過5000元的部分 |
5 |
0 |
2 |
超過5000—10000元的部分 |
10 |
250 |
3 |
超過10000—30000元的部分 |
20 |
1250 |
4 |
超過30000—50000元的部分 |
30 |
4250 |
5 |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
35 |
6750 |
答:
(1)顧問費屬于勞務報酬,應納稅額為:(4000-800)×20%=640(元)
(2)兼課收入由于每月未超過800元,不征所得稅。
(3)出版個人作品集屬于稿酬收入,應納稅額為=20000×(1-20%)×20%×(1-30%)=2240(元)。
(4)書店收入為個體工商戶收入,運用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30000×20%-1250=4750(元)。
吳某本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合計640+2240+4750=7630(元)
2009年7月全國自考《稅法:00233》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